全省企业服务热线:96871  宿州企业服务热线:3023848
今天是:
2018年度市经信委工作谋划
作者:jxw   更新时间:2018-01-18 15:49:21    点击次数:0

 

、坚持“稳中求进”,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

一是稳增长提效益。实施“一业一策、一企一策”分类指导,着力稳定预期管理,狠抓重点行业平稳增长,市、县、园区分级抓好重点企业的稳定运行,帮助有市场前景的停产、半停产规模企业恢复生产,开拓市场。二是强监测重调度。建好管好用好工业运行监测平台,打造全系统共建共享、功能完善的一站式、综合性服务平台,强化动态、预测、原因和措施分析,按月通报、调度各县区、园区的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。

2018年,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%左右,新增规模企业60户左右。

二、坚持调度考核,扎实推进“3111”工程建设

一是强化组织领导。继续落实首位产业包保责任制度,充分发挥各县区、各园区的主体作用,协调解决“3111”工程推进中的突出问题,扎实推进“3111”工程建设。二是继续坚持调度督查。按照周、月、季的调度方式,传导压力,压实责任,加快推进首位产业建设进度,每周现场调度1个县区、园区,每月通报全市“3111”工程建设进展情况,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,每半年召开全市观摩调度会,年终总结考核。三是坚持严格考核奖惩。重点考核首位产业产值、税收、“3个10”目标任务、组织保障等内容,兑现奖惩。四是持续营造浓厚氛围。发挥报刊、电视、网络等媒体平台的作用,广泛宣传市“3111”工程突破攻坚活动进展情况,总结推广经验做法,营造浓厚氛围。

三、坚持项目引导,全力实施重点技改“1525”行动计划

一是围绕十大产业,以高端、智能、绿色、精品、服务型五大制造为主攻方向,推进200项重点技改项目。二是配套落实各项优惠政策、激励企业自主创新、支持技术设备引进、构建要素保障机制、加强项目服务协调、设立财政技改专项六大支持措施,为全市工业强市和制造强市战略提供支撑。

2018年,努力实现工业投资增长8%,实现技改投资增长8%。培育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,新产品5项,“安徽工业精品”3项。

四、坚持政策引导,努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

一是建立市级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和成长性小微企业资源库,对已获得“专精特新”称号的企业每两年复核一次,实行动态调整。二是加大财政项目支持力度,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成长性企业。同时,加大项目的后期管理、验收等工作。三是加大与省股权交易中心的对接衔接工作力度,进一步引导、支持中小企业利用直接融资市场开展融资业务。

2018年,新增民营企业3000户,新增个体工商户10000户;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66%;新增30家省级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;争取5个项目获得省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支持;力争10家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;省四版新增挂牌企业10家;争取省级智慧产业集群试点1家;新增1家省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。

五、坚持“两化融合”,加快信息化推进工作

一是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。认真做好各类项目的审核、评审和服务等基础性工作,协调推进城市一卡通、智慧农业、智慧教育、智慧医疗、政务安全、量子保密云等信息化项目实施,启动和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,推进数据产业健康发展。二是继续开展“宽带中国”示范城市建设。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,扎实做好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,协调推动宽带网络扩容延伸和提速降费,协调推进区域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与落实。三是强化信息安全协调工作。推动和开展政府和涉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;加强工业控制系统和党政机关云计算业务的安全管理。

2018年,实施智慧城市项目6个以上,总投资超过3000万元;2018年固定宽带用户普及率预计达到15%,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预计达到50%;2018年两化融合贯标试点(示范)企业申报成功3家以上。

六、坚持靠前服务,营造良好发展环境

一是继续实施企业家培养计划。组织两期企业家高级研修班,每期培训100人,两期200人。同时,组织企业参加国家、省举办的一系列研修班、培训班等,全年计划培训1000人次以上。二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。广泛宣传国家、省、市出台的促进民营经济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,继续实施“四送一服”双千工程活动,着力提高政策知晓率,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。三是切实减轻企业负担。充分发挥市减轻企业负担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能,督查各部门落实国家、省市减轻企业负担各项政策措施。预计2018年可为企业降低成本11.66亿元。

七、坚持目标管理,认真做好工业节能工作

强化工业节能目标管理,引导和支持工业企业加强节能改造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。同时,加强企业市场准入管理,严控过剩行业新增产能,化解过剩产能。预计2018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预计下降目标1%。

八、坚持标本兼治,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

一是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。实际目标管理,层层分解任务,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管控格局。二是坚持标本兼治、综合治理。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全面隐患排查治理,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帐,督促企业实施设备安全技术改造,提高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。确保全年无一般以上事故发生。三是扎实开展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各项工作,确保我市电网安全平稳运行。